这是一座因孝成名的城市,董永卖身葬父,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家喻户晓;这是一个因孝扬名的地方,孝亲敬老,爱老养老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演绎着新的传奇。
  2008年,全省国办福利机构现场会推广了孝昌“三院合一”和公办福利机构建设经验,至今已有60多个省内外县市到孝昌参观学习。这里的老人们不仅在院内享受着家一样的温暖,同时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今年3月,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的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孝昌县被民政部命名为第四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

  洒向夕阳尽是情
  ——孝昌县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纪实

  孝昌现有人口66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7.7万,占总人口的11.7%,且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正加速发展。
  孝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公办福利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民办产业养老、村级互助养老为骨干,城乡统筹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乡镇实施、社会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夕阳无限好的图景在澴河两岸尽情展现。
  为了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的保障水平,孝昌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老龄工作,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乡镇、社区三级工作网络。出台了《孝昌县关于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孝昌县创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实施方案》、《孝昌县高龄津补贴制度》等文件,为我县养老服务体系的快速推进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公办养老:守好最后保障线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走进孝昌县小河镇新落成的福利院,一种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扑面而来。池塘边,菜地旁,三五成群的老人们聚集在一起,或给菜地浇水施肥,或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整个院落显得安逸而宁静。
  老李是小河镇三河村五保户,去年2月进入福利院,8月份因为中风偏瘫,经过医院和福利院的悉心照料,现在已完全恢复,行走自如。
  同期声:小河镇三河村五保户:李某某 要是在自己家里,没人照料,病也不会好得这么快。
  福利院实行公寓化管理,有床位120张,现入住院民111人,有单独的卫生间、热水器、洗澡间,每个房间住2个人。
  同期声:小河福利院院长刘慧红 在福利院的管理上,我们把院里老人们分到安全组、卫生组、文娱组、生产组、后勤组等不同组别,让老人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农村五保老人在自愿情况下,能够100%进入福利院。一些农村福利院在保障五保老人的基础上,可以开展代养服务,扩大服务面。近年来,孝昌先后投资3000万元,兴建、改造乡镇农村福利院19所,集中供养五保老人2340人。整合原光荣院、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资源,投资1200万元,兴建了三院一体的孝昌福利中心。
  同期声: 某负责人  这些公办养老机构是社会的最后保障线,主要供养城市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的城市“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老人。
  孝昌福利中心交通便利,院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草树木点缀其中,院内医疗、健身、娱乐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每个房间配备有独立的卫生间、空调、热水器、有线电视、紧急呼叫系统,防滑地板、无障碍设施、安全扶手等一应俱全,目前集中供养156人。
  画面加字幕:(孝昌县八一中学师生为福利院老人服务)
  (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老人们开展体检、送温暖)

  社区养老:设立养老服务站
  能够进公办福利院的只是老人群体是的一小部分,其他绝大部分城镇老人养老问题还需要通过居家养老和民办养老来解决。近几年,孝昌开展居家养老试点,先后在城区关王社区、冯山社区开设居家养老服务站,为城镇“三无”对象、低保独住老人、留守老人提供生活日间照料、医疗保键、娱乐等多种服务。今年下半年,其他9个社区将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社区养老服务工作。
  关王社区位于孝昌城区,3300名居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347人。关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从2010年开始运行,有300多平方米,设置了休息室、活动室、食堂、阅览室、日间照料室等,床位四张,娱乐设施一应俱全。随着城市的发展,楼越建越多,老人们的活动空间却日渐减少。去年该社区在办公楼专门设立养老服务站,聘请2名专职工作人员为老人们服务,丰富社区老人晚年生活。
  同期声:关王社区  邹玉华 老人们在一起热闹,这里又不收费,没事大家都喜欢来坐坐。
  同期声:关王社区服务站 工作人员 肖巧玲  老人们可以在这里读书看报、参加文体活动、谈心交友,服务站可也为社区老人提供做饭、代购、洗涤、缝纫、打扫等服务,去年五一运作以来,每天总有50多人次在这里休息。

  互助养老:养老新模式
  近年来,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些老人照料和精神孤单等问题,我县积极探索在农村建立互助养老新模式,利用村级活动室、学校等闲置场地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
  小河镇四里村村民居住相对集中,全村520人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61人。今年,村民田火苟将自家老屋无偿提供出来,改造成一个200平米的“互助养老中心”,内设男女寝室、厨房、书画室、聊天室、阅览室、棋牌室等设施,让老人们空闲时能一个固定的地方聊天、娱乐。
  村里成立老年协会,村支书田金舟兼任会长,协会设立了若干理事,每个理事负责联系周围的老人,平时到身体弱和高龄老人家看一看,看是否需要帮助。
  看似很小的事,有时对高龄、多病老人来说就是帮了他们大忙。现在像四里村这样的“互助养老中心”,孝昌已建立了3家,这种就地养老、互助服务的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为村里的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使农村老年人不用离开故土就可享受“家庭式”养老服务。

  为老服务:撑起生活一片天
  县委、县政府提出要让广大老年人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出台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不断拓展养老渠道。
  全县将符合条件的贫困老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城镇月人均补差130元,农村月人均补差65元,建立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面保障贫困老人基本生活。为高龄老人发放津补贴。9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200元。实行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
  我县还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同时在土地划拔和税费等方面实行减免。力争在三年内,使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供养能力达到500人的规模。
  我县还对全县专门从事养老服务的服务人员进行“充电”。将养老护理专业知识、老人心理疏导、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护等知识列入培训内容。近年来,先后开展了6批老年保健、护理、营养、心理咨询等养老服务急需的专业技能培训,160人次参加培训,并取得了职业技能主管部门颁发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各福利机构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管人管事,做到了人性化服务、亲情化护理、规范化管理。涌现了李桂仙等一批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的优秀服务人员。依托老年人协会,组织成立腰鼓队、门球队、舞蹈队等30多个业余民间文艺团体,常年开展健康、积极、向上的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固定参加活动的老人700余人,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多次举办孝亲敬老评选活动,先后涌现出刘青枝、况孝蓉、肖文秀、李桂仙等模范典型,并及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养老”的社会氛围,同时,将每年正月初十定为“孝行日”,已连续举办四届“孝行日”活动,累计募集善款4000多万元,主要用于养老服务事业,有力地促进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

  养老服务,正如一粒种子深深植根在1217平方公里的孝昌大地,种下的是温暖和谐,收获的必将是77000老年人的幸福安康。
  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孝昌老年人的生活必将更加和谐幸福!

最后修改:2020 年 01 月 02 日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