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与江汉平原交汇地带,东邻黄陂,西接云梦、安陆,南抵孝南,北靠大悟,国土面积1217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全县辖12个乡镇、1个省管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家4A级生态旅游度假区。

  经济的大潮加快了孝昌城区发展的步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如何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创造宜居宜业、健康文明、管理有序的社会环境,成为摆在孝昌县委、县政府面前新的历史课题。2004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创建文明卫生县城的目标。
  有耕耘就有收获。几年间,孝昌城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卫生县城、孝感市文明县城称号。

  光阴荏苒,孝昌开始迈入她19个年轮。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以全新的理念、恢弘的气魄,勾画出了建设“实力孝昌、开放孝昌、宜居孝昌、和谐孝昌、幸福孝昌”的宏伟蓝图,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把孝昌建设成为省级文明县城,并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同步开展文明卫生集镇创建。
  古人云:“善弈者谋势”。县委、县政府将顶层设计作为创建工作的关键。在对外学习考察宜昌、株州经验,对内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创新。
  ——调整和加强城乡文明卫生创建指挥部领导,由县长任指挥长,政协主席任政委,多名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
  ——把城乡文明卫生创建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统一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提到一个全新的层面来统筹安排。
  ——对城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城区合理划分若干网格,以社区管理为平台,城管、公安、交通等执法管理人员进入网格工作,实现收集信息、反馈情况、处理问题的全过程的高效快捷。
  ——出台《关于加强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制度建设的意见》, 推出《门前“四包”责任制》、《路段长责任制》、《边际和交叉事项指挥部决定制度》、《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建设,内容涵盖创建工作的责任、权利、督查、考评和责任追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制度规定:实行路段长责任制,机关干部全部上阵,由县“四大家”领导挂帅,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等11个部、办、委为路段长单位,80多个县直部门为责任单位,分别负责城区花园大道、北京路等主干门前“四包”、公共秩序、宣传教育等。对城区创建工作进行“周巡查、月通报、季考核、年总评”, 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力的,给予限期整改、通报批评、行政问责、追究责任等。建立乡镇创建工作评委库,每月从评委库中随机确定9名评委,对各乡镇文明卫生集镇创建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排名第一的授优胜牌,处于末位的授黄牌以示警告。同时加强舆论监督,不定期对城区和集镇创建情况进行现场录像并进行电视曝光。

  县委、县政府站在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向全县人民吹响了新一轮的文明创建的号角。各部门、各乡镇迅速行动,各司其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奏响了文明创建的交响乐章。
  宣传部门积极造势。召开宣传教育专题会议,广泛宣传发动。在电视台开办创建专栏,报道工作动态,反映社会热点。设立大型宣传牌和文明用语温馨提示牌,举行万人签名活动,发放致居民公开信、《文明公民手则》和手机短信,办宣传橱窗等,让文明县城创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全域规划立意高远。把县、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形成1个中心城区、1个旅游度假区、1个开发区和8个建制镇、31个小集镇、100个新农村重点村相结合的一体化新型城乡发展格局。聘请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按照“滨河、宜居、孝城”的目标,充分发挥城区“三河六岸”资源,在中心城区形成 “一环套井格,三河护孝城”的格局,着力把孝昌县城建设成武汉城市圈的交通便利型卫星城市、生态良好的新型宜居城市、洁净工业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中等工业城市。
  城区建设更是显示出大手笔,多管齐下,整体推进——
  大力推进城区“东拓南进、北延西跨”,先后投入2. 1亿元,延伸新建城区道路6000多米,对8条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完成12条道路配套设施,新建、改建排水工程20多处。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园林式小区相继竣工,城南新区、澴西新区渐露雏形。
  投入2亿多元,建成了官塘湖公园、澴河、晏家河橡胶坝、博士湾森林公园,新老景点星罗棋布,展显出蓝天、碧水、绿地齐备的生态家园风姿。
  投入300多万元,按照“一街一品”、“一路一景”规划,对道路和花坛、公园等公共绿地进行绿化改造,城区公共绿地和小区绿化达45.7万平方米,红花、绿树、碧草相映成趣。
  实施亮化工程,县直80多个部门、13个商住小区、27个宾馆、15个大中型超市的建筑立面上进行了灯具装饰。一到夜晚,城区华灯齐放,霓红灯、泛光灯、路灯、广告灯彩、户外电视屏幕和电子广告,流光溢彩,交相辉映,有如一座不夜城。
  强化责任,充实力量,加大清扫保洁力度,保持街面整洁。开展机关干部义务大扫除活动,每逢月底星期五下午,机关干部纷纷走向街头,清扫垃圾,为文明县城创建增光添彩。
  以“整乱治乱”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集中整治,重点对花园大道、北京路、平安路、罗马街、府西路等大街小巷车辆停靠、占道经营、违规经营等行为进行集中整顿。
  各乡镇实行卡点管理与巡查相结合,大力整治车辆抛洒,从根本治理垃圾围镇等面源污染现象。加强环卫力量,添置垃圾清运车7辆、洒水车5辆,增聘环卫工人60名,确保主干道、背街小巷清扫全覆盖。整治以路代市,规范或取缔乱搭乱建2000多处。规范户外广告招牌,翻新更换陈旧破损广告,拆除违章广告招牌2000余处。筹集资金130余万元,对集镇主干道、居民住宅和驻镇单位大院进行了绿化。在集镇主干道上安置节能路灯1000多盏。突出示范带动,建设样板示范区12个,投资1000多万元,完善样板示范区配套设施。采取市场经济手段,盘活土地资源,新建或续建花园式居民小区28个。
  一切在告诉着人们:孝昌在变!城镇变大了,变洁净了,变通畅了,变绿了,变亮了,形象变得更美了!

  硬件建设是一座城市的“形”,文化建设则是一座城市的“魂”。孝昌文明创建始终坚持“两手抓”,在造形的同时,也开始了她的铸魂之旅。
  在学校、机关广泛开展 “三观”“四德”教育。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免费发放《文明知识教育读本》,举办文明礼仪知识专题报告会,推进文明礼仪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
  大力弘扬孝文化,评选道德模范、文明居民,学习宣传道德模范人物。如今的孝昌,崇德向善蔚然成风,涌现出一批道德楷模,蒋志刚、肖文秀、刘新涛等一批典型进入了中央、省、市媒体的视野。
  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和朗诵经典比赛,举办“书·时光”公益讲坛,邀请知名科普专家作科普专题报告,加强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开展篮球、乒乓球比赛和自由健身活动。
  启动社会网格化管理,规范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在原社区服务大厅的基础上,充实工作力量,拓展服务项目,完善运行机制。
  漫步孝昌街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居民已成为文明创建的主人,到处洋溢着一股浓郁的文明创建的气息。
  恰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孝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提升,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三河水系相连,六岸景观相映,四湖景点相伴”的城区景观带已初步形成,清新、秀美的城区画卷徐徐展开,彰显出孝昌滨河生态园林县城的魅力。
  孝昌城乡文明卫生创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孝感市委政研室《专送参阅件》2012年第一期以专刊长篇刊登了孝昌文明卫生创建的经验介绍。市委书记陶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涂明珍,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刘义明,副市长陈宽宏等分别作了批示,对孝昌文明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并要求推广。
  孝昌,正沐浴着文明之光,以昂扬的姿态向确定的目标迈进!

最后修改:2020 年 01 月 02 日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