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保卫战

——孝昌县全面关闭碎石厂综述

  这是一项关乎长远发展的科学决策,
  这是一次与巨大利益间的艰难博弈,
  这是一场顺民意惠民生的攻坚之战,
  这更是一个地方执政者勇于担当交出的历史答卷。
  巍巍大别山,奔腾澴河水,见证了孝昌县关闭碎石厂历程中展现的政治勇气、历史责任、坚定决心、搏击精神,这里的山体河流正止伤修复,这一方生态画卷正休养生息。
  【一“石”兴起】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周巷镇因苗木产业享誉全国,特别是明末清初画家程正揆笔下的风山、雨山层峦叠嶂、葱茏蓊郁,一幅醉人的乡村美景。
  建县之初的孝昌,百业待兴,国家重点工程京港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周巷境内的风山、雨山盛产石灰岩,质地坚硬,品质上好,当地一些精明的老板抓住商机,开始投资碎石加工,为公路建设供应石料。
  一时间,周巷镇以及周边的丰山镇、小河镇的采石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县最多时有近50家小采石厂。生产方式也由简单开山挖掘,逐步推行中深孔爆破、机械二次破碎等技术,碎石产量、采石场规模也慢慢扩大。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碎石产业支援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每年为当地缴税2000余万元,催生了运输、机修、餐饮、加油等相关产业链,带动周边2000多人增收,县乡两级都曾作为支柱产业来支持。
  然而,碎石行业在带来“黄金万两”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山体裸露导致原有山林生态功能丧失;厂区占压毁坏农田,产生大量粉尘,污染大气、水体、树木;重型货车来回穿梭,路面破损严重,噪音扰民,事故频发;山场租赁费、土地占压补偿、债权债务纠纷等不稳定因素持续不断。
  【迷茫徘徊】
  2003年1月,周巷一采石厂爆破作业发生坍塌事故,致3人死亡,敲响了碎石业的安全警钟。2003至2006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对碎石行业进行专项整治,推行更安全的分层开采工艺,但是碎石开采规模和产量仍持续走高。
  碎石厂区临近国家4A级景区双峰山、观音湖,生态破坏、道路损毁,令慕名而来的游客望而却步。2007年后,孝感市委、市政府要求孝昌加强碎石治理,县委县政府开展了碎石运输车辆超载专项整治,但是整治效果甚微。
  2007至2013年间,孝昌曾作出过逐步关闭碎石厂的决定,但是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大的阻力,最后只能通过开展碎石行业整顿来代替关闭工作,提高门槛、总量控制,逐步关闭不达标的小矿山,淘汰20多家小碎石厂。
  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整顿。为了经济利益,一些小碎石厂合并到大碎石厂,总体采石规模并没有减少。由于提高了安全门槛,部分业主又增加了资金和设施投入,还有的老板赚得盆满钵满后,将碎石厂转让给新业主,造成债权债务纠纷增多,这些都为碎石厂关闭增添了更大的难度。
  截至2013年底,全县还有18家整合后的碎石厂通过验收开采碎石,其中周巷镇15家、丰山镇1家、小河镇2家,生态破坏的势头仍然没有得到遏制,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苦不堪言。
  【猛药治疴】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4年4月,新的孝昌县委主要领导到任后,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将碎石厂关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痛下决心,立下誓言,推动孝昌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
  碎石行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利益关系复杂,关闭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通过多方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多次专题研讨后,县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举全县之力关闭碎石厂,并于2014年10月制定出台了《孝昌县碎石厂关闭工作方案》。
  方案以采矿许可证、矿山服务年限两个期限结合为依据,采取3年依法、分步、稳妥关闭方式实施,即:【字幕】2014年关闭2家,2015年关闭4家,2016年关闭剩余12家;对每年关闭的碎石厂吊销或注销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公安机关停供炸药,供电部门于次年4月30日停止供电。
  《关闭方案》充分考虑了法律政策要求、业主的利益以及工作连续性,凝聚了数届县委、县政府的探索与经验,汇聚了数万群众的长久期盼。
  【攻坚克难】
  在碎石关闭这场斗争面前,孝昌县委、县政府选择了担当,选择了生态,选择了人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以顶真碰硬的干劲,在澴川大地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全民参与的攻坚战。
  高位推进抓统筹。县委县政府把碎石厂关闭作为“六个孝昌”建设的重要一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任何人不得为碎石关闭及相关的超载整治等工作说情、打招呼。县委常委会议、县委书记专题会、现场督办会定期听取关闭进度情况、研究解决问题、部署下一步推进举措。
  大员上阵抓包保。坚持一厂一名县级领导、一套专班人员、一个关闭策略,具体组织实施包保碎石厂的关闭工作。对重点碎石企业,实行维稳责任包保,多途径做好碎石业主政策解释和思想工作,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全力推进关闭工作。
  专班聚力抓协同。从县安监、环保、国土、公安、交通、工商、供电等重点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政策法规咨询、舆情引导宣传、信访维稳等工作专班,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关闭工作。在周巷、丰山、小河等乡镇成立一线工作专班,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及时化解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凝聚共识抓引导。通过县电视台、村村响广播播放碎石关闭公告,采取专题报道、局长(乡镇长)访谈、印发宣传册、刷写标语等形式,持续宣传碎石关闭工作的部署、目标、步骤。在重要路口安装关闭倒计时电子显示屏,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市媒体记者深度报道碎石关闭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召开干部大会、群众会议、碎石厂业主会议,举行万人签名活动,深入细致做群众、业主思想工作,向全县表明了坚定态度,形成了思想共识。
  依法行政抓规范。在三年多的关闭进程中,少数碎石厂业主和货车司机采取一系列非常规举措施压。面对压力,县委县政府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始终依法依规办事,注重全面搜集证据,加强执法留痕管理。2016年3月,周巷镇新民村一家碎石厂将县政府告上法庭,县长出庭应诉,法院依法驳回诉讼请求。
  综合整治抓监管。打好组合拳,多方挤压碎石开采、销售空间,倒逼业主走上关闭之路。安监部门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严格开采监管。公安、交通路政联合执法,实行“平箱盖布、朝五晚九”制度,严厉打击重罚超限超载行为。国土部门严格执法,对道路沿线碎石转料场一律取缔。环保部门安装收尘装置,治理粉尘污染。税务部门加强碎石厂税费清查,补齐逃漏税款。
  示范带动抓转型。牵头为碎石厂业主盘活出路,分批组织碎石厂业主考察苗木花卉产业,举办园艺技能大赛、健步行大赛,引导汤子云、龚平生等业主转型发展苗木、油茶、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在供地、信贷、税收、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碎石厂业主转型发展,兴办实体经济。
  【决战决胜】
  碎石关闭的进程一环紧扣一环,需要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否则将贻误战机、功亏一篑。2016年12月27日,离全县碎石厂停供开采炸药还剩5天,县委在周巷镇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主要领导坐镇一线,靠前指挥,强撑腰,聚气场,加大督办力度。2017年5月12日,县委在周巷镇新民村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村民代表列席参加,上下一心,狠擂进度,拆设备,转石料,加快关闭进度。
  每到一个关键节点,县委都以“钉钉子”“锤锤子”精神,第一时间到现场督办落实,第一时间发现解决问题。【字幕】2014年,如期关闭2家,2015年如期关闭4家,2016年底剩余12家全部停供炸药,2017年4月依法断电、5月设施设备拆除、6月石料外运,7月1日彻底关停,一个个阶段性目标按时完成。
  越是临近彻底关闭,社会上也越容易出现杂音。县委、县政府坚决同“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作斗争,提出关闭碎石厂有“天时、地利、人和”之机,高度契合中央绿色发展理念,有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大环境,有当地推进全域旅游的迫切需要,更有干群齐心、专班得力的坚强保障,只要毫不动摇坚持关闭目标,碎石厂就一定能顺利、安全、和谐关闭。
  2017年7月1日,注定是孝昌发展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碎石关闭攻坚战平稳收官,碎石开采业终于退出了孝昌的历史舞台。这次关闭是彻底的,所有碎石开采、生产设备全部撤离。这次关闭是平稳的,关闭过程中没有出现大规模群体事件和越级上访。这次关闭是成功的,省市各级、社会各界对关闭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碎石关闭几个月来,矿区周边空气日渐清新,乡村重回和谐宁静,道路通畅有序,林木重新吐绿,丹桂香飘四溢,美丽孝昌又回来了。
  如何让掏空的山体重现青翠,孝昌将统筹考虑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积极申报策划项目,改造矿区周边道路,启动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让群众早日享受到碎石关闭带来的更多生态红利。
  孟宗故里,梦里花园。一幅绿水青山的美丽生态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PS:近年来,孝昌举全县之力关闭碎石场,还百姓青山绿水,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该片运用了航拍、地面拍摄等多种拍摄手法,将过去碎石开采导致山体破坏、粉尘污染、噪音扰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呈现在观众眼中,通过满目疮痍的视觉冲击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碎石场关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现今,孝昌县的一系列重举体现了孝昌关闭碎石场的信心和决心,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

2018,我们再出发!

  春暖花开,
  满目芳华。
  相约2018,我们再出发!

  近年来,面对广播电视广告市场“雪崩式”下滑的巨大压力,孝昌电视人以强烈的危机意识,把足迹撒遍全国各地,多方学习调研,寻求改革突围的生存之路。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怀下,孝昌县广播电视台市场化改革工作由孝昌上报市改革领导小组并被列为重点改革项目。
  随即,孝昌县广播电视台市场化改革工作的大门徐徐打开——县广播电视台被列为县委、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大力推动新闻宣传供给侧改革,加快媒体融合发展。
  孝昌县广播电视台勇担主责主业,通过频道制、中心制改革,做大做强新闻党建频道、生活频道、96.4调频、村村响等传统媒体,同时,视媒体融合为“生命线”,优先发展新媒体频道,重点打造“孝昌电视台”官方微信公众号、孝昌发布、云上孝昌、今日头条号、孝昌政府网、孝昌传媒网、传媒微博、“微赞”直播平台、云品贸跨境电商服务平台等九大新闻信息发布平台。
  目前,孝昌县广播电视台正着手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媒体矩阵,向着新时代全省县级强台的新征程迈进。

  新时代,孝昌广播电视台在一方面突出主责主业的同时,另一方面大力推行市场化改革,去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台属、台管、台控的“孝昌县广电传媒有限公司”组建,以市场为导向,激发队伍活力;以媒体作支撑,积极探索“广电+”的新路径,为孝昌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壮大开辟了新空间。
  孝昌县广播电视台以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工业产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与湖北广电联合打造的跨境电商平台云品茂!3000种海外商品,100%进口正品,保税区直供。足不出户,淘遍全球!

  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
  2018,我们再出发!

复兴澴溪风华 唱响书法之乡

——孝昌县小河镇申报“中国书法之乡”汇报片

  在大别山南麓,澴水河畔,有一座古韵源远、美丽恬静的千年古镇——小河镇。小河镇因小河溪水穿镇而过,蜿蜒北流而得名,是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100个重点发展乡镇之一,小河历史文化悠久,书法绘画人才众多,被湖北省授予“历史文化名镇”、“生态文明乡镇”、“十大荆楚最美小镇”等称号,小河明清古街被列为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
  书法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文脉代代传承。小河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如雕花剪纸、扯胡、菜园锣鼓、臊子线粉等,尤其是书法艺术是小河最亮的的名片。小河镇历史上书画名家众多,明崇祯年间,一品户部尚书傅淑训,著有《白云山房集》,晚年隐居家乡小河溪,写下《观山寺》、《黄湖寺》、《过了心庵》等诗作流传后世,其外甥著名书画家程正揆,感叹其作品:“书法从晋唐小行楷,…颇得十三行风味”。清道光十年,汉阳知府杨蕉雨亲自倡导修建了观山书院,教人习书识字。近代,辛亥志士田家桢赴日深造,留下大量诗文、医学手稿,被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收藏;知名学者张立民不仅学术造诣深厚,还留下不少书法作品;谈会琪、胡荫庭、李胤胄、胡在田、张玉义、叶云生、魏宝林、谈心安等书画、剪纸、篆刻民间艺术家,更是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传承,促进传统文化发展。
  书法传承普及深入。2006年,小河镇成立书法协会和诗联学会,本土书法家积极开展乡村少年宫书法活动,校园配备书法老师,从写好每一个汉字入手,为中小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和书法审美观念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书法名家胡在田、张玉义、叶云生、谈心安作为文化志愿者,常年义务举办书法培训班,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促进了全镇书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书画活动室发展迅速。全镇有胡在田“逸蕴斋”、张玉义“紫墨轩”、叶云生“怡心园”等各类书画工作室10多家,共培养老中青学员700多人,其中部分学员已经成为省、市、县书协会员,成为小河书法创作的骨干。陈丹青、汤文选、袁伟、郝锺沛等书法名家曾到小河交流,指导书法创作,进一步激发全镇书法创作的活力。
  书法品牌享誉内外。全镇现有国家级书协会员2人,省级书协会员8人,市级书协会员11人,县级书协会员35人,书法爱好者1000余人,书法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镇内每年组织举办大型书画交流笔会3次以上、参与省、市、县各类展览数十场次,参加作者达150多人,创作、展出作品900多件。以胡在田、张玉义为代表的小河书法,多次在全国性书画展(赛)中获金、银奖,其艺术简历入编文化部艺术人才信息库。胡在田先生历时六年编写出版的《汉字行草字海》,张玉义先生用小篆书写完成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六十余万字的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获中国艺术家协会授予当代书画艺术杰出成就奖。叶云生先生用小篆书写国粹经典《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作品。
  小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书法事业和书法产业的发展。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把“书法之乡”创建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先后出资70多万元,落实协会办公经费和办公场所,保证书协日常工作开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书画产业,全镇现有书画产业经营者30多家,作品为国内相关机构艺术收藏并行销国内,有的还远销海外。目前,正在规划建设1500㎡高标准文化展馆,建成后具备承接省、市级书法展览的条件,将进一步提升书法办展水平和档次。
  悠悠小河溪,源远且流长。乘着孝昌县打赢国家重点贫困县脱贫攻坚战之东风,以建设“文化宜居小镇”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小河镇将以此次“民间艺术之乡”申报为契机,乘势而上,使书法艺术为“古镇小河”和“书香孝昌”溢彩流芳。

澴水流歌岸 千红万紫时

——孝昌县学前教育汇报片解说词

  孩子是幼芽成长,孩子是新蕾绽放,孩子是晨光熹微里升起的太阳。在孟宗故里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朵朵花蕾含苞待放,一张张笑脸如沐春光,点燃60万孝昌人民的希望和梦想。

出片名:澴水流歌岸 千红万紫时
——孝昌县学前教育汇报片

  第一乐章之发展篇

  巍巍大别山,滟涟澴河水,孝昌,一座年青的城市,充满青春与活力。学前教育蓬勃发展,一所所幼儿园如雨后春笋,孕育而生,生机勃勃。
  孝昌现有幼儿园81所,幼师2600人,在校幼儿1.86万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3%。
  乘改革春风,孝昌县顺利完成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孝昌县被省政府督导室、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学前教育示范县”。
  2011-2017年孝昌县共争取国家学前教育项目资金4000万元,吸纳民间资金2.7亿元,改扩建幼儿园81所(覆盖全县城乡)。城区幼儿园20所;乡镇镇区2至3所;原管理区1所;另加村湾幼儿园。目前已形成城乡布局合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新格局。保障适龄儿能入园、有园入,入好园。
  2016年4月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同志来我县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并到陡山乡中心幼儿园实地查看,对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2016年12月星星幼儿园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幼儿园。2018年5月又通过复评验收。

  第二乐章之人才篇

  花蕾绽放,需要园丁辛勤哺育和呵护。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幼教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对照《湖北省学前教育教育机构办园基本标准(试行)》,结合实际采取了招聘、招录、培训等机制,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建立教师补充机制,近5年来,幼儿园招聘教师300余人。2017年启动了公办幼师招录工作,共招录10名幼师,2018年又招录9名,不断扩大幼师队伍,吸纳优质人才。全县在岗教师逐步实现学历达标,专业技能达标,持证上岗。
  县教育局下发《民办幼儿园招聘教师办法》,对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职务评聘与晋升、带薪休假制度、签订劳动用工合同、购买保险等作出明确要求,并督办落实,奖励教师的突出成绩,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加强国培、省培、县培、园培,四级培训,提升我县教儿师素质。2016年我县被纳入“湖北省国培计划”项目试点县,三年来,共开展省级专家巡回讲学活动3次,开展县级专家团队分片区送教活动近30次,培训活动实现了全覆盖。聘请省内外专家来孝昌开展各类培训活动近10次,通过学习幼儿园的政策法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日活动的实施等,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狠抓园本培训,强化内部造血,各园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通过教师研修、名师指导、专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县教育局积极搭建舞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通过技能大赛、优质课竞赛、风采大赛、教玩具制作、讲故事、编儿歌、评选“最美乡村幼儿教师”等活动,展示幼儿教师风采、激发幼师爱岗敬业热情,收获职业幸福感。
  培训和竞赛活动,有效提高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养,推动我县幼教事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乐章之文化篇

  风从东方来,风从文明来。春风吹遍大地,孝昌迎来了又一个学前教育的春天。”
  你听,孩子的书声。“花园是座城,铁路走中间。西山东有水,漂亮又年轻”。
  我们坚持文化引领、文化育人、打造文化特色,树立学前教育品牌。
  我们坚持三大办学理念,即:推进区域活动、落实一日活动安排、争创新特色。
  为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让丰富的室内外区角材料、环境给予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的机会。我县大力开展区域活动,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收获新知。
  为了使五大领域课程有效落地,我们尊重教育规律,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做到五大领域课程均衡发展。
  为了打造特色幼教文化,县教育局自编了“澴水小星星系列”读本。包括《儿歌篇》、《故事篇》、《游戏篇》。载入本土文化,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唱响主旋律,同造中国梦。
  我县大力推广幼儿园与国际前沿幼教机构建平台,结对子,学习先进的办园理念和管理模式,做到资源共享,各具特色。如:星星幼儿园与香港蒙台梭利结对子;全洲大地幼儿园与大地幼教结对子;鑫乐幼儿园与北京乐蓓尔结对子;金上海与北京红缨结对子;春天幼儿园与大风车幼教结对子;白沙中心与领航卓越结对子等等,创设了音乐、美术、国学、体育为特色的园所特色。全县各幼儿园积极引进篮球、体智能、绘本阅读等课程,办园特色百花齐放,竞相争艳。
  7月3日县教育局召开了孝昌县幼儿园创新工作推进会,通过近三个月的准备,花园镇和开发区11所幼儿园列为参观现场,会上各幼儿园还作了经验分享。目前这些幼儿园环境创设内涵丰富,风格各异,是我县学前教育创新工作的先进代表。在校园文化建设校校行活动中,我县星星幼儿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县教育局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开展了起点阅读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十九大精神。丰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丰富的阅读、艺术、游戏活动,是孩子濡染文明,体验社会、快乐成长的乐园。

  第四乐章之管理篇

  好教育需要好机制,好团队需要好管理。教育局坚持目标,遵循规律,抓好管理。
  突出制度管理。抓好管理,制度先行。县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的幼儿园管理制度,如:《孝昌县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办法》、《幼儿教师十不准》、《一日活动安排》、《去小学化十不准》等。从制度上规范办学,促进我县幼教事业发展。
  突出工作创造性。改扩建提升办园条件;结对子学习先进经验;购玩具丰富区角活动。更新观念,创新办园思路,不走老路。坚持“创新和特色”,“担当和普惠”不动摇。
  突出措施有效性。通过年检、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园园行、目标考核会、安全督查会等措施,规范管理,提升品质。树典型,立榜样,以点带面,辐射全局;敢创新,办特色,彰显个性,突出成效。

  澴水汤汤,流歌拍岸。每一朵浪花歌颂的都是孝昌幼儿园园丁的奋斗与追求。
  大别巍巍,高山仰止。每一座青峰镌刻的都是孝昌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业绩和丰碑。

  “澴水流歌岸,千红万紫时。熏风新蕾苑,入画赋长诗。”

易地扶贫搬迁惠群众

——卫店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纪实

  蓝天白云,荷香阵阵,一排排新颖别致,白墙灰瓦的安居房,与水塘青山相映成趣,成为卫店镇一处靓丽的风景线,这就是卫店镇李河幸福新村。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孝昌县作为深度贫困县,着重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力度,卫店镇在中央工作总体部署下,从本镇实际出发,谱写易地搬迁的个性化篇章。
  更适宜的易迁地段。卫店镇李河幸福新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位于107国道以西、镇新福利院以南,靠近镇区,交通便利,周边2公里范围内学校、医院、便民超市等资源齐全,东临荷塘,环境幽静。
  更合理的规划设计。幸福新村于2016年12月初开工,占地面积约35亩,其中,建筑面积5919平方米。主体住宅楼10栋,综合管理楼1栋,杂物间、公共厕所一间。共建设安置房90套,总户数90户210人。一人户型36间,二人户型16间,三人户型22间,四人户型12间,五人户型4间。严格按照人均25㎡的要求设计。
  更有序的搬迁进程。县镇村三级整体联动,镇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明确时间表,绘制作战图,立下军令状,确保易迁工作快速有序推进。同时强化全程监管,制订严格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目前,我镇易迁户已全部入住,易迁入住人口为106户272人,切实做到搬得进。拆旧复垦工作有序推进,拆旧复垦率达到91.5%。
  更宜居的配套设施。拟定十四个一的生活物质清单,发放至每一户搬迁户。健全硬化、亮化、绿化、美化、人性化“五化”工程,硬化安置点房前屋后,通水通电、安装太阳能路灯超过30盏,设置近3000平米的小菜园,草坪植被覆盖逾5000平方米,白墙灰瓦整齐划一、标语醒目,大幅文化墙宣扬孟宗文化,电视网络入户,纱门纱窗等一应俱全,让搬迁户住得下。
  更省心的便利管理。就地招聘小区保洁等公益岗位及易地扶贫搬迁专管人员,同时计划组建小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治安调解、处理日常事务。就近管理,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实现“群众办事在新区,不回原地不跑腿”的目标。
  更多样的就业模式。依托优势企业、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等,提供就业技术指导,吸纳搬迁户就近就业。小额光伏信贷分红模式全覆盖,大力发展辣椒基地,扶贫车间已投产,多方式多渠道让贫困户家家有房住、家家有产业,在这里安居乐业。
  更暖心的政府关爱。市县镇各级领导对李河幸福新村均予以高度关注,多次到卫店镇幸福新村了解易迁户生活状态及思想现状,与易迁户谈心。各级领导积极倾听易迁户心声,屋场院子会、挑刺会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扶贫攻坚显真情,易地搬迁解民忧。卫店镇李河幸福新村——一个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让搬迁群众收获更多幸福感,实现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转变。

心手相牵 携手脱贫

——孝昌县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音乐+字幕+贫困镜头】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贫穷
            一片难以驱散的阴影——贫穷
            一个祖辈流传的伤疤——贫穷

  浩荡东风起,千山万岭绿。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对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个梦想,为了一次跨越,66万孝昌儿女以为民情怀,创新求变,为百姓谋求福祉,向着全面小康奋力前进。

  出片名:心手相牵 携手脱贫
  ——孝昌县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孝昌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湖北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湖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县。
  在决战贫困的特殊战役中,孝昌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紧盯107个贫困村出列、12.25万人脱贫销号目标任务,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县整体脱贫致富奔小康。目前,全县累计完成82个贫困村出列、7.66万人销号的减贫任务。在全省37个贫困县市(区)中,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获省考评B类第4名,2017年获省考评A类第4名。

  压实责任抓攻坚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联动的大扶贫格局,坚持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项目向脱贫攻坚聚集、资金向脱贫攻坚聚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对单领责。以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坚持战区和工作专班“一月一安排、一月一汇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测评”的“述扶”工作制度,创新“入户+开会+公开”三步群众工作法,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包保战区,进村入户,督战督责。
  对标压责。常态化组织开展产业扶贫、易迁现场推进会,查摆问题,补齐短板。通过领导约谈、专题督办、会议述职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责任上肩,进一步履行行业扶贫责任。
  对岗督责。完善分级督办机制,严格督查各级任务完成情况,督查结果作为单位和个人考评的重要依据。

  强化力量抓攻坚
  我县把强化一线队伍战斗力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抓关键、立规矩、强保障,全面统筹力量整合,凝心聚力推进脱贫攻坚。
  充实扶贫系统队伍。充实县指挥部办公室和19个专班工作力量,抽调业务骨干在主责部门集中办公。每个乡镇(区)扶贫办工作人员达到10人以上,配备村级扶贫信息员414名。
  充实驻村帮扶队伍。省市县788名工作队员全部到岗到位,“五天四夜”驻村帮扶;县直部门党员干部全员结对帮扶。为驻村工作队员安排工作经费、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驻村帮扶的优秀干部,作为后备干部跟踪管理。已提拔重用4名优秀工作队长,其中3人到县直部门担任“一把手”。对不胜任驻村帮扶的干部,及时召回调整,对履职不力、驻村不实的干部,进行严肃处理。
  充实一线攻坚队伍。组建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乡镇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干部、村级信息员、村“五老”为成员的村级“攻坚组”214个,做到村有人管、组有人抓、户有人包。
  强化资金保障。为贫困村落实发展资金,确保乡村基础设施大提升、人居环境大变样、公共服务大改观。

  突出产业抓攻坚
  精准扶贫,产业先行。我县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造血”功能的根本来抓,大力鼓励、支持、引导贫困户参入到特色产业中来,实现精准扶贫到户。
  稳步发展光伏产业。在已建成36兆瓦的基础上,2018年度新建22.7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带动无发展能力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至10万元,4000户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通过自建、入股、合作等方式,推动每个村至少建1个产业基地、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1套贫困户利益联结落实机制、培育1个集体经济收入增收门路。至目前,107个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发展家庭农场53个,建成扶贫产业基地86个。
  支持贫困户自主发展。每年安排产业奖补资金3000万元,支持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自主发展脱贫产业,带动1.5万贫困户增收脱贫。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000户,扶持贫困户发展“小基地、小养殖、小买卖、小作坊”,全县小额信贷总规模达到3.6亿元。
  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向贫困群众发放交通补贴,举办“流动培训班”,开展月嫂、缝纫技术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33人。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622个,扶持贫困户203人。以奖补、提供创业贷款等方式,新建制帽、育苗、植草、制茶、手工、创客等扶贫车间39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落实政策抓攻坚
  好政策,关键在于精准落实。我县找准落实扶贫措施的着力点,精确制定扶贫对策,整合扶贫资金资源,形成强大动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建立贫困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和“一站式”结算机制,全面落实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政策规定,全县“一站式”平台结算精准扶贫住院患者1.8万人次,补偿率达到91.5%;结算精准扶贫门诊慢病患者649人次,补偿率达到80%。
  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2018年发放春季教育扶贫补助1.6万人、1100万元。
  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提高农村低保、五保和孤儿保障标准,对无发展能力的重点贫困户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实现应补尽补。
  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易迁安置点110个,实行“交钥匙”工程,确保易迁对象搬得进、稳得住、能脱贫。
  全面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发放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363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178户。

  激发动力抓攻坚
  加强政策宣传。组织结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扶贫政策192场次;通过集中培训、联村培训等方式,开展扶贫政策培训145场次;组织农民夜校、群众大会、“挑刺”会230场次,与贫困户、村民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谈。
  选树先进典型。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文化墙等宣传平台,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典型做法、贫困户脱贫典型经验、干部帮扶典型事迹,激发内生动力。
  培育乡风文明。深入推进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培训就业、干部帮扶、政策激励“五位一体”的“两扶”模式,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让贫困群众想干、会干、主动干。

  春风化雨润无声,金秋硕果满门庭。 放眼澴川,“六个孝昌”建设风潮正劲!拥抱未来,全面小康孝昌锦绣万千。
  不忘初心,放飞梦想,新时代的孝昌,正在尽情抒写恢宏乐章,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迈向更加富裕、更加美好的明天!

绿韵澴川 优粮米香

——孝昌县“优质粮食工程”重点县创建纪实

  巍巍双峰翠,悠悠澴水情。延绵的澴水河哺育了65万勤劳睿智的孝昌人民,也温情地滋润着这一片秀美山川-----孟宗故里,孝昌!孝昌,地处长江以北,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2万亩,粮食平均年产量28.2万吨,是孝感和湖北的粮食生产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推出名片
  “仓廩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温饱——这个人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后,绿色、营养、安全日渐成为人们对食品新的更高的企盼和热望。恰逢其时,国家优质粮食工程计划的春风扑面而来,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上下齐力 共谱新曲
  作为全省“优质粮食工程”重点创建县之一,孝昌县委、县政府倍加珍惜难得的机遇,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创优专班,制定了创建方案,并向省粮食局和省财政厅出具关于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承诺书。
  孝昌县着眼于粮食全产业链,统筹布局,大力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引导性资金投入,激活市场;坚持以点带面,增强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做强龙头、做响品牌、做强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科学策划 纲举目张
  孝昌县重点围绕“中国好粮油”行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等三大任务,以优品种、整环境、固基地、连种植、建专仓为主线,扩大优质绿色粮食生产;以提档、试新、延链、溯质为重点,加强粮食产业链,价值链建设;以创品牌、展形象为切入点,加大品牌培育的宣传;以融入“一张网”,构建营销体,打造专属框为思路,推进优质粮食营销体系建设;遵循综合集成、填平补齐、完善服务功能的原则,构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在上下联动,横向互通的功能配置基础上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建设,构筑粮食安全风险防护网。
  熟研政策 精准对接
  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资金2.08亿元,已完成新建3.1万亩、补建10.9万亩优质稻基地建设。成立了孝昌县太子米行业协会,已建成初具规模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4个、“放心粮油”示范配送中心1家、示范连锁店13家。同时,利用“互联网+”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新业态。
  截至2019年底,孝昌县计划投资7亿元,建成绿色优质粮食种植基地面积20万亩以上,主推优质粮食品种2个,培育1个以上“中国好粮油”系列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湖北省著名商标、“荆楚好粮油”产品和1个地域优质粮油品牌。计划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16个和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的粮食质量检测中心1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孝昌县将牢牢抓住优质粮食工程重点县创建契机,谋求新跨越,实现质量兴粮,绿色兴粮、科技兴粮、品牌强粮,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粮食产业集约发展、集群发展、集智发展,为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全域绿化 美丽孝昌

  孟宗故里,孝道昌隆,源远流长;
  梦里花园,山清水秀,花木飘香。
  “廓外青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孝昌恪(ke)守生态文明理念,以绿生绿,以绿养绿,以绿色提升跨越发展动力,实施全域绿化,建设美丽孝昌,着力打造“绿色经济强县”。

出片名:
  全域绿化 美丽孝昌

  孝昌县国土面积1200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1个省管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4A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全县林业用地面积54万亩,森林面积4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0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2.9%。
  孝昌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抢抓黄金机遇,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造林,稳步实施城镇绿化、村庄绿化、通道绿化、校园绿化“四大工程”,着力建设森林廊道、森林村庄、森林城市,初步形成了林果产业带、苗木花卉带、防护林带和用材林产业带,林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7%。致力建设苗木花卉大县,发展苗木花卉16万亩。孝昌先后被授予“全省退耕还林先进县”、“全省国土绿化先进县”、“绿满荆楚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强化领导 健全机制

  县委县政府对全域绿化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印发了工作实施方案,下达了年度目标任务,明确了县“四大家”领导联系包保责任,健全了运行机制,制定了考核制度,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林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突出以城镇、村庄、道路、河渠岸线、荒山造林为重点,聘请省林勘院编制全域绿化总体规划,计划投资4.42亿元,力争经过三年努力,扩大森林资源总量,提高资源质量,提升生态功能,全力将孝昌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美好、生态文化繁荣、生态文明进步、林业特色产业突出的绿色经济强县。

  强化宣传 打造声势

  在京珠高速孝昌出口、城区中心醒目地段,树立生态建设大型宣传牌,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宣传车,进行广泛宣传。坚持把全域绿化与森林防火、植树造林、四城同创及创建森林城市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专题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五进”活动,以强大的宣传舆论声势,营造出全社会崇尚绿色、爱绿护绿、植绿添绿的浓厚氛围。

  绿色示范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绿化、美化、提质、攻坚的要求,孝昌率先在绿色示范村建设上寻求突破,通过参观学习、借鉴经验、示范带动、合力推进,见缝插绿,栽满补足,提档升级。2014年至今,建设了116个省级绿色示范乡村、2个绿色城镇,全县95%的农户庭院得到绿化、美化,居民房前屋后栽植林果木10株以上,村庄公共绿地1处以上,村庄荒山荒地绿化率96%以上,村域道路、沟渠,宜绿尽绿,村庄林木,高低皆宜,长势良好。村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乡村美景次第展现。

  绿色通道建设可圈可点

  通过义务植树、专业队伍造林,完成了公路绿化36条,里程476公里。建设了观湖路景观长廊11.3公里,观双旅游线绿色长廊21公里,松姚线26公里,邹李线11公里,实现了一廊串六村,一线连十园,绿色通道绿荫如盖,绿意徜徉。

  河流岸线生态屏障建设加快实施

  对7条主要河流渠道进行绿化,绿化里程65公里,着力打造"水流河畅,水净岸绿"的美丽水网。

  城乡绿化建设势头强劲

  以打造生态宜居孝昌为主线,全面实施绿色屏障、绿色走廊、绿色庭院、绿色广场建设,打造生态机关、生态社区、生态园区、生态小区,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043亩。对卫店、小河、邹岗、花西四个乡镇集镇扩绿提质,打造绿化靓丽街区,新增绿化面积831亩。

  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

  突出现代林业产业化发展理念,采取政策倾斜、项目支撑、资金支持、技术跟进等激励方式,大力发展壮大苗木花卉、油茶、 丰产林等绿色产业。三年来,全县新增苗木花卉产业基地6万亩,发展油茶、银杏、茶叶、速生丰产林、湿地松等3.6万亩。恢复矿产植被,管护生态公益林7.36万亩,天然林16.75万亩。

  生态文化建设精彩纷呈

  通过开展义务植树、苗艺大赛、柴艺大赛、认领管养树木、保护古树名木等活动,提升生态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执行力,使爱绿、护绿、植绿意识深入人心。

  创新造林机制

  采取借助外力、市场运作的模式,引进绿托邦(邹岗)(注:仅作标示,不播音,下面括弧同。)、韵鹤(王店)、汇博(季店)、顺岗兴茂农业(季店)、汇绿(白沙)等36家公司入驻孝昌,建设大型基地。招标选定多家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生态示范县、绿满荆楚、精准灭荒建设。同时,按照“谁栽、谁管、谁受益”的原则,发动大户造林、群众自主造林。

  创新管护机制

  层层签订树木管护责任书,创新服务机制,大力实施林业科技培训计划。创新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吸引信贷投入,整合项目资金,形成多渠道、多层面、多元化的投入格局。投入各类社会资金7500余万元,筹集信贷资金1200万元,重点扶持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基地发展,促进林业产业提档升级。县政府列支1000万元,对苗木花卉产业、绿色示范村、绿色通道建设、精准灭荒,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支持。全县还将绿色示范乡村建设资金,列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范畴,按程序操作,引导农民投资投劳,为全域绿化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

  新景扑面来,展翅再高飞!
  如今的孝昌,
  庭院林、通道林、防护林、风景林,群芳竞秀!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别样精彩!
  眺望澴川,孝昌这片火红的热土,澎湃着奋进的激情!
  展望未来,孝昌这座“武汉会客厅”,绿意涌动,生机无限,正绽放美丽的笑靥,拥抱美好的明天!

情系乡村振兴梦 铺就四好农村路

----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专题片

  孝昌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因孟宗哭竹、孝子辈出而得名。孝昌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位于武汉“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内。
  农村公路建设的岁月是一首诗,它的每一个韵律都是和谐的;农村公路建设的历程是一幅画,它的每一片色彩都是斑斓的。曾经,孝昌乡村公路泥泞不平、坑洼难行,群众出行难,致富更难,落后的交通,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公路是群众的致富路、民心路和幸福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农村公路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近年来,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孝昌县交通人,以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导向,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累计建设农村公路3000公里,美丽农村路达500公里。
  如今,一条条乡村公路,宛如玉带镶嵌在绿水青山之间,一条条康庄大道纵横在美丽村落之中,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主骨架,通乡公路为干支线,通村公路为延伸的“两纵两横五大循环”的大交通格局。

  建设好 切实发挥先行官作用
  修一条路,美一方景,富一方百姓。孝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事业发展,将建设“四好农村路”纳入脱贫攻坚的重大民生工程,强化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相继实施通客运班线公路提档升级、美丽乡村示范线、农旅融合示范线等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破除脱贫攻坚交通瓶颈,加快建设美丽农村路、脱贫致富路。
  为了确保老百姓出行快捷舒适安全,县政府出台了《孝昌县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455”工程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安防建设目标,新消除农村公路安全隐患里程65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桥梁 25 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和危桥改造治理率达到98%。
旅游公路一线穿珠,周巷十里苗木长廊、田堂美丽乡村示范线、笔架山扶贫公路等一大批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建成通车,松姚线、王杨线、观湖路、观双线4条农旅融合示范线成为孝昌的风景线、旅游线和农民群众的致富线。
  路通民心畅,道顺百业兴。路不仅通了,还更宽了,曾经的荒野,如今花红柳绿,生机勃然;昔日偏远的村落,如今游人如织,车流不息。观音湖生态旅游、茶叶、药材、板栗、周巷花卉苗木、邹岗太子米、丰山七仙红桃的等农业产业及农产品享誉省内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公路建设成为孝昌县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和新引擎。

  管理好 切实做到责权一致
  管理好农村路就是维护好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为加强公路管理保护工作,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孝昌县全面推行路长制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体系,覆盖全县所有国省干线、县、乡道和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度大,县政府出台政策,统筹资金,落实人员,建立了符合农村公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做到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农村公路管理体系。
  按照依法治路的总体要求,加强农村公路法制和执法机构能力建设,有效制止和查处违法超限运输和其它各类破坏、损坏农村公路设施等行为。
大力整治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加强绿化美化,全面清理路域范围内的杂草、垃圾和非公路标志,部分农村公路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全力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养护好 切实做到有路必养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县政府出台了《孝昌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将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坚持“有路必养、养必精良”的原则,落实“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三级长效养护机制,使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贯彻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加快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步伐,不断提高专业化、机械化养护水平,科学确定和实施养护计划,分线路、分等级建立档案,切实做到“一路一档”。
  加大预防性养护和大中修工程实施力度,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绿色环保、安全耐久,积极推广废旧路面材料、冷再生等循环利用技术,努力提升养护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运营好 切实服务经济发展
  孝昌作为武汉后花园,紧紧围绕“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公路沿线观景台、自行车驿站等一批服务设施,实现农村公路服务网络化。按照政府引导、部门主管、企业运作的思路,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公路运营向城乡一体化、客运公交化、物流网络化方向发展。
  近三年来,为打牢农村客运运营基础,对全县老旧候车棚、候车牌按照统一样式、统一标识进行改造,新建各类候车设施200多个。为方便群众出行,我县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公交车、班线客车等多种方式解决群众出行问题,做到县有客运站,乡有客运点,村有候车亭的便民乘车系统,全县219个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创新农旅融合、交邮融合发展新路径,县交通、供销、商务、电信等部门携手合作,以200多家村级综合服务社、“三农”服务中心为基础,开展农村物流示范网点创建,全县三级物流网络初步形成。

  “四好农村路”建设是孝昌县委、县政府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脱贫攻坚的“先行工程”,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和谐工程”。县委县政府决定用两年时间,投资2.9亿元,全县新建19条185公里“四好农村路”示范线,路面宽达6米,包括桥涵、边线、边坡、边沟、安防、绿化等设施齐全。将大大提升全县农村公里网络等级,农村公路短板的不断被弥补,农民对交通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一个全新的孝昌正在冉冉升起!
  “路通、业兴、村容美”。孝昌乡村公路的发展,让境内名胜古迹与人文景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孝文化节和公路自行车赛等各类活动频频举办,乡村旅游呈现出飞跃式发展。
  一条条扶贫路,一条条旅游路,一条条产业路,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大路向阳,承载人们许多美好的希望!
  新路如歌,一路高唱着孝昌和谐发展的乐章!

最后修改:2020 年 04 月 23 日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