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到笔架村,我们被那山乡冰蓝纯净的天,柔软洁白的晕吸引立脚点,车速也随即减下来,但不是因为迷恋山水风光,而是小悟通往笔架的11.2公里道路尤为崎岖,然而山路两旁排排的树木叶稠阴翠,我们有种未到其山,先见其神的错觉,笔架山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早在满山的葱郁里得到验证。
  19年前的笔架山都是满山荆棘,1984年7月,40岁的笔架村民刘国正主动向村委会要求承包,笔架山1000亩荒山,1985年正月初五,当别人还沉浸在佳节的喜庆中时,刘国正就已带着全家老小住上了山,新年就在砍荆棘、挖村函中度过。
  人言十年方可树木,造林谈何容易,树木栽下去时林间的管护工作,尤其重要,大山湿气大,榨刺和胶骨藤长得快,若不清除树苗易被缠死,刘国正便用双手除杂,这一干就是二十年,随着日出日落,80年代种下的树木,逐渐成材,千亩荒山也被翠郁的杉树覆盖,笔架山散发出前所未有的神韵,刘国正也成了杉树的种植专家。
  笔架山地处孝昌、大悟、黄陂三县的交汇处,环境相对复杂,为了看好一山的杉树,“巡山”成为了刘国正从早到晚的“必备课”,十年来,刘国正每天往返山路10余里,风雨不误。
  如今,村里人看到刘国正通过造林致了富,也相继承包荒山造起林来,笔架村民也通过造林走出了深山,致了富,笔架山的杉树也远销各地。
  一路下山,耳听松涛阵阵,放眼四周山色,万木葱茏,遒劲挺拔,似乎在为刘国正19年造林的艰辛作证,为他19年后的成功作证,亦为笔架村民的勤劳不息作证。

写于2003年12月6日

最后修改:2020 年 01 月 02 日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