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站C位 共绘新图景
——孝昌县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纪实
共同缔造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孝昌县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行“一个试点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部门包保、一个专班蹲点主抓、一套实施方案推进”的工作机制,全力推动10个试点各项工作落细于微、见行见效。孝昌县列入全省14个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单位之一,县公安局入选全省公安机关“平安建设·共同缔造”试点单位,2022年共同缔造试点工作考核位居全市第一。
坚持党建引领推进
从全县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基础好的村(社区),兼顾乡村振兴“三项行动”、“五城同创”、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不同领域,分别确定城市小区试点2个、城郊试点1个、乡村试点7个,为开展试点工作找到群众认可的合适载体。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共同缔造的方方面面,调整优化村湾(小区)党小组20个,推选党员中心户60户,培育社会组织65个,有效地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牛迹村杨陈湾试点探索实施“党组织+6个群众性组织”的基层治理模式,把湾组群众“拉进群”、“编成队”,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在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敦厚村槽门湾试点成立“石榴”党小组,全面推广“10分钟服务承诺”模式,团结村民在村级治理和村级发展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坚持对标对表推进
坚持把评估验收标准贯穿试点工作全过程,组织专班人员、镇村干部深入学习《美好环境与幸福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评估办法(试行)》,敦促各个试点精准把握要求、及时查漏补缺,为试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大力开展骨干培养,通过集中观看视频培训资料、专题会议、现场拉练、党校培训等不同形式,分批分类持续开展培训93场次,培训人次1471人。建立“1+3+10+10”(1个县级工作专班、3个督查专班、10名包联县级领导、10个驻点工作专班)指导督导机制,其中,1个县级工作专班对10个驻点工作专班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10名包联县领导对10个具体试点每周进行实地走访和指导督办,3个督查专班双周分片分区开展现场督查,确保试点工作责任全压实、任务全落实。加大项目支撑力度,出台试点“以奖代补”项目配套措施,建立县乡项目辅导员制度,策划实施共建项目117个,极大地调动群众参与共建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辟“走进共同缔造试点村”专栏,编印工作简报40期,讲好共建共治共享生动故事,为共同缔造试点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发动群众出智、出资、出力、出地等“四出”经验在省级媒体推广。
坚持分类施策推进
10个试点在充分结合乡村风貌、产业现状、文化特色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多次召开共同缔造议事会,找准发展方向和切入口。如,青山村知青点试点结合茶产业发展实际、知青特色文化,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以“茶韵青山·共同缔造”的“文化+产业”主题推进试点打造,其中“622”联农带农模式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肯定。一致村韩宁家河试点依托“城郊”区位优势,坚持把群众种植积极性高的大棚蔬菜作为主导优势产业,发动、组织、引导群众共同打造鄂北蔬菜专业村,“共享菜园”模式引来游客纷纷“打卡”。光荣村曹家大湾试点结合村湾“水面广、水源足、农田多”的特点,与群众共谋商定“一带六区九景”规划,乡贤带头出资出力,目前打造效果明显。
坚持群众主体推进
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发动群众“一起出智、一起出力、一起出资、一起出地”,不断激活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尽力、成效共享的生动局面。
仙雨砦村大刘湾、丰新村侯家湾广泛发动群众,加强一线协商,强化乡风文明建设,办法一起想,事情一起干,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庙村周家塘角试点通过乡贤理事会上门说理、群众评理等方式,发动群众主动拆、主动让,为村湾建设腾出了广阔空间。城东社区花园春天小区、牌坊社区建设小区聚焦基层治理,落实“双报到双报告”机制,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100米”。
坚持创新机制推进
聚焦“三个转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结合群众发展意愿强烈、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太子米、果茶、苗木花卉、生态养殖”农业“四大特色产业”,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市委关于乡村振兴“三项行动”要求,深入谋划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利益联结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着力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够和群众稳定增收难等问题,让兴业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干群心连心,幸福共缔造。下一步,孝昌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共同缔造,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创建美丽乡村 铺就振兴之路
——中国物流集团2022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纪实
2022年,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结合孝昌县实际,精准施策,着力在产业发展、就业培训、消费帮扶、综合保障、扶智扶志等方面下功夫,助推孝昌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乡村振兴“三项行动”各项工作。
领导重视密切沟通。中国物流集团领导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孝昌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对接定点帮扶工作有关情况,双方围绕孝昌县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对帮扶工作做到早部署、早谋划。
结合实际制定计划。中国物流集团结合定点帮扶县实际,制订了 2022年度定点帮扶工作计划,计划项目主要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计划投入资金1118万元,较上年度增幅37%.
不断改善农村环境。为了美化农村环境、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中国物流集团集中资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投入帮扶资金948万元,用于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切实改善了农村面貌,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了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积极培育各类人才。中国物流集团联合孝昌县委组织部,提升干部基层治理能力,累计培训50人。联合孝昌县教育局,赴北京师范大学,培训中、小学优秀老师100名,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及综合教学质量。联合县乡村振兴局,培训致富带头人50人,助力培养乡村振兴农业技术人才。联合县人社局,围绕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对劳动力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累计培训679人。
大力开展消费帮扶。在中国物流集团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国资委“兴农周”活动、电商平台、在北京设展台等方式,购买孝昌农产品共计112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39万元。
持续帮扶特色产业。帮扶4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投入110万元,发展现代休闲农业,解决生产设施等问题,带动周边农户300余人稳定增收,有效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个人收入双提升。
助力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支部党员共建活动,组织党员与幼儿园开展“大手拉小手 永远跟党走”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为花园镇松华村、中心村党员户挂党员户标志牌强化身份意识;为中心村制作宣传栏,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投入资金152万元,为急救中心配置救护车2台,提升医疗急救保障水平;结合困难家庭动态监测机制,用于资助困难家庭学生;帮助乡村危房改造,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参与其它救助,新建医疗服务站,解决阳光村及周边群众1500人就医难问题。
2023年,中国物流集团将继续严格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局及省、市、县的要求,牢记初心使命,不负殷殷嘱托,与孝昌县相关部门和乡、镇、村紧密配合,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乡村振兴五大任务开展工作,继续加大工作支持力度、服务重视程度、定点帮扶深度、项目建设推进速度,切实为孝昌乡村振兴工作再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