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100分)
1、举例论述唐诗中的爱情主题。
答:唐诗中的爱情主题探析:
(一)传统爱情诗的审美特征
1)、本质——纯洁、真挚(如《关睢》、李白《长干行》等)
2)、形式——含蓄、典雅
(用典、谐音、双关、隐喻等)(如刘禹锡《竹枝词》、《蒹葭》、《西洲曲》等)
3)、审美品质——忠诚、坚贞
4、意志——深情、执着(如《西洲曲》、陈玉兰《寄夫》、《春江花月夜》等)
(二)唐代爱情诗的文化内涵
1)、以女子为表现主体的爱情诗
(1)抒情主人公
A、怀春的少女;
B、大胆示爱的少女;
C、商人妇(哀怜自己的命运、为在外的丈夫担忧);
D、征妇(终夜无眠、梦断关山、相思梦);
E、宫女(年老色衰、无边寂寞、充满幻想、内部争斗)。
(2)作者——多为男性(如李白、白居易等)
A、男性潜在的优越感;
B、从社会问题着眼,把女子所遭受的痛苦概念化、模式化;
C、借女性的不幸为自己的宦情鸣不平;
D、出于诗人定特殊群体之间的相互传染。
2)、以士人为主体的爱情诗
(1)婚前——离合与悲欢,幸福与痛苦,都被士人的诗笔演绎得淋漓尽致;
(2)婚后——寄内悼亡诗(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李商隐等)。

2、举例论述唐诗中的友谊主题。
答:唐诗中的友谊主题探索:
(一)唐代文学史上的诗友情结
1)、李杜;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唐诗歌颂友谊的诗的比重非常大,其中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友谊最为世人称颂。如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及杜甫的《春日忆李白》、《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都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2)、韩孟;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并称,二人联句,达13首之多。
3)、刘柳;刘柳指柳宗元、刘禹锡。二人的莫逆之情亦为文坛所感动。柳宗元与刘禹锡离别时作的《重别梦得》和刘禹锡在忽闻柳宗元去世的噩耗时作的《重至衡阳伤柳仪曹》及《祭柳员外文》都描写了二人深厚的友谊。
4)、元白。中唐诗坛上,人们把元稹和白居易合称为“元白”,白居易创作的《三游洞序》描写了白居易和元稹在宦途相会离别之际发现、游览了这个“三游洞”的情景。
(二)唐诗中的送别诗
1)、借送别以明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坦陈心志的告白。
2)、借送别以致谢忱。如李白的《赠汪伦》。
3)、借送别以劝友人,如高适《别董大》、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寄予情深意长的勉励。

3、举例论述唐诗中的生命意识主题。
答:唐诗中的“生命意识”主题展现:
1)、怀古诗
当敏感的诗人们凭吊古迹、缅怀古人,目的不在于理智地探究历史规律,而是寻索那犹如流星般划过茫茫宇宙、倏忽间早已消亡的人类生命曾经留下的光亮轨迹,藉以映照自己内心的无穷困惑,从而体验那神妙而难解的生命之底蕴。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刘禹锡《乌衣巷》等。
2)、饮酒诗
中国古代的饮酒诗,大多体现着诗人的生活态度,而往往以超脱旷达为基调,不过有的是直诉衷肠,有的却别有意味。如陶渊明的《饮酒诗》、李白的《月下独酌》等。
3)、山水诗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与古代生命意识有着血脉相通的内在联系。由于中国古代诗人们对大自然多抱有这种审美化的亲和态度,所以在他们眼中,宇宙间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与人的生命体验息息相通,已经演化成艺术的有机成分,不可须臾而离之了。如王维《山居秋螟》、杜甫《望岳》。

4、我心中的唐宋词人。(任选一位,结合作品论述)
答:我很喜欢诗圣杜甫,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5、我最喜欢的一首唐宋词。(任选一首,结合创作背景论述)
答:我很喜欢杜甫的《石壕吏》》。《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唐肃宗乾元二年,朝廷紧急征兵拉夫。这时杜甫正从洛阳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正碰上官吏捉人充军。因途中亲见而作组诗“三吏”、“三别”。诗人怀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为人民长歌当哭,《石壕吏》记下了战乱时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青壮年全都上了战场,石壕吏夜间突袭捉人,也只能带走一位老妪。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是深重的,但深明大义的人民却强忍悲痛而同仇敌忾,勇于为国分忧。诗歌用素描的手法,清晰如画地再现了诗人的这次亲身见闻。叙而不议,这是杜甫此类诗的特点。诗人的感情融会在平实的叙述之中,耐人寻味。一面是“夜捉人”的悍吏,一面是“逾墙走”的老翁,这是多么不平常的时期!“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的对比令人惊心。而老妇的陈辞,更是催人泪下。就是这样一位老妇,竟然真的被带走了。

最后修改:2020 年 01 月 02 日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