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地址:https://xghome.net/go/175
  探寻东周兵城  
  孝昌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特殊的地理环境蕴涵着丰富的军事文化,自古至今都是军事基地和兵家必争之处。被称为东周兵城的草店坊城,位于花园镇陈林村,是鄂北地区重要的军事城堡,它北扼中原,南控江汉,是镇守武胜关、九里关、平靖关的指挥后勤基地。
  (字幕)东周兵城,民间惯称“董城”、“百灵王城“、草甸防城”、“草店坊城”。
  1980年,孝感地区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草店坊城这座古城址,1987年,为配合107国道兴建,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对草店坊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解剖了护城河,揭露了城垣、楼橹,证实了城门所在,从而确立了鄂东北军事城址的重要地位。自1994年起至1998年,为配合武家岗地区的砖厂建设,通过五年的工作,发掘东周时期墓葬600多座,出土文物3000余件,从考古学上证实了草店坊城墓区的存在,也反映了草店坊城遗址的军事城堡性质和楚文化特征。
  东周兵城,始建于东周时期,是东周至秦汉时期独有的军事城堡,汉代重修过。据城址的解剖材料分析,东周兵城应是楚国的一个城邑或军事重镇,正踞于大别山、桐柏山南麓之要隘,是镇守北方三关(即大悟九里关、武胜关、广水平靖关)的后方军事指挥机关和后勤给养供应中心,属中原地区与中南地区连接的要地,也是南北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址遗物属于楚文化范畴。
  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这里就是东周兵城遗址,在孝昌县花园镇陈家草林西200米处,107国道从遗址中间穿过。南临澴水河,北靠武家岗,东濒澴河滩,西依京广铁路,地处河滩的二级台阶,海拔高度在37—45米之间,城址呈不规则方形。由城垣、楼橹、城门及护城河组成,面积16万平方米。
  2010年8月15日,孝昌县博物馆东周兵城展厅建成并对外开放,珍贵的历史文物向世人再现了东周兵城当年的历史遗风。
(孝昌博物馆馆长  王芳  东周兵城展馆创建初衷)
  东周兵城展厅由两部分组成:孝昌红色文化区和东周兵城展区。红色孝昌展厅,是近年来在孝昌各地征集的革命文物,涵盖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照片和战斗遗物。
  穿过红色孝昌展厅,进入东周兵城展厅。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东周兵城形象墙,它用素描的方法再现了军事城堡的修造情景,人们辛勤劳作,筑墙制陶,展示了力量与智慧的魅力,围栏里的陶片就是在草店坊城遗址上采集的。它们有器皿碎片、建筑构件,是军事城堡的历史见证。
  兵器展示,这些青铜剑保存完好,至今依然锋利,它是冷兵器的杰作,不仅线条流畅、外观优美,而且携带方便、结实耐用,是近距离进攻利器,也是将领的指挥之剑,是力与美的化身。武家岗墓地出土的铜剑,最长的57厘米,与越王勾践剑仅短2.5厘米,它的剑锋、剑阁、剑柄、剑首无不闪耀着粗犷豪迈的气概,它的青铜冶炼工艺是东周时期的精品;那把短小精悍的佩剑精致秀美,透露着儒将风采,洋溢着指挥员的风范。
  铜矛、铜戈是加长的剑,是士兵进攻的武器,或配置在战车上,或隐蔽于盾牌中,它们通过排兵布阵来显示威力。矛、戈或单独成锋,或与柄樽相配,它们是军威的象征,是军力的体现,是军魂。鸟兽纹的柄樽是楚文化的特征,也反映了孝昌先民精湛的工艺水平和朴素的文化崇拜。陪葬铜矛、铜戈是武家岗士兵墓的特征,也是草店坊城遗址作为兵城的有力佐证。
  箭镞是延长的矛和戈,用弓箭实现了力的延伸。东周兵城草店坊城遗址的墓葬区武家岗墓地出土了三种铜箭镞,它们形状有别、用途各异,有直接射杀的利箭,有携带火种的飞弹,有传递文书的信使。它们是城防的守卫者,也是一箭之地的进攻者,担负着守城掠地的重任。武家岗出土的实物有限,但是大量兵器的出土,为草店坊城遗址确立为军事城堡提供了实物史料。
  (王芳 现场讲解1)
  有遗址就有墓地,有城堡就有相对集中的墓葬群。下期节目我们将对东周兵城武家岗墓地出土文物及文物保护做详细介绍,敬请收看《多彩孝昌》之《探寻东周兵城》下集。

最后修改:2020 年 01 月 02 日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随意赞赏